保护性杀菌剂的其作用机理是抵御菌体内酸的氧化。原药为灰黄色粉末,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。对高等动物低毒,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。对鱼类有毒,在试验剂量下,未发现“三致”现象。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:防治瓜类的炭疽病、疫病、霜霉病、叶斑病、黑点病等,用代森锰锌在发病初期喷施,隔7~10天后再喷施一次,共喷2~3次。注意事项: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,但可与多种虫剂、杀菌剂、杀螨剂混用,广东广谱杀菌剂,广东广谱杀菌剂。②高温季节,中午避免用药,广东广谱杀菌剂。③使用代森锰锌宜雨前喷施,雨后不必补喷,喷药要周到、均匀。杀菌剂在喷洒的时候要保证喷洒均匀。广东广谱杀菌剂
广谱杀菌剂三唑酮1.作用特点:三唑酮是一种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、持效期长、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。其作用机理是抵御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,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。对锈病、白色的粉末病有预防、铲除、治理、熏蒸等作用。纯品为无色结晶,对高等动物低毒,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作用,对鱼类低毒,对蜜蜂和家蚕无害,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安全。2.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:防治瓜类白色的粉末病,用25%可湿性粉剂,稀释4000~6000倍,每公顷用稀释药液750~1000千克左右,在病害发生前或初发期喷施,隔7~10天再喷施一次,共喷2~3次。3.注意事项:①三唑酮虽是低毒杀菌剂,但也要按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,目前尚无解的毒剂。②安全间隔期20天。广东广谱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的其作用机理是抵御菌体内酸的氧化。
一种广谱性杀菌剂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:用70%可湿性粉剂500~700倍。防治灰霉病、白色的粉末病、炭疽病、褐斑病、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理效果,隔7~10天喷施一次,共喷2—3次;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.3%~0.4%进行拌种处理;或用70%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,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。注意事项: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,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,或前后紧接使用,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。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。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。
杀菌剂的使用需要注意:杀菌剂又称杀生剂、杀菌灭藻剂、杀微生物剂等,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——细菌和藻类的化学制剂。在国际上,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。据调查,全世界对植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(强菌、立克次氏体、支原体、病菌、藻类等)有8万种以上。植物病害对农业造成巨大损失,全世界的农作物由此平均每年减少产量约500Mt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某种植物病害流行而造成严重饥荒,甚至大量人口饿死的灾祸。使用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。氧化性杀菌剂通常为强氧化剂,主要通过与细菌体内代谢酶发生氧化作用而达到杀菌目的。
保护性杀菌剂区别于治理性杀菌剂的关键就是使用时间,它是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,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,防止病菌入侵,起到保护作用。防病特点原理是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、透水、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,这层保护膜能抵御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。保护性杀菌剂特点是:①在病害发生前使用,就是敌人来之前就要准备好武器。②病害初期有效,就是在敌人尚未强大时“围而歼之”。③直接作用于病害的生命循环,也是不让敌人的有后勤补给。④对病原菌作用位点,不易产生抗性;也就是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多方位,全时空的打击敌人,使敌人顾头不顾尾。常见非氧化性杀菌剂有氯酚类、异噻唑啉酮、季铵盐类等。广东广谱杀菌剂
杀菌剂注意事项:需要选准喷施的时间。广东广谱杀菌剂
广谱杀菌剂乙烯菌核利1.作用特点:乙烯菌核利是二甲酰亚胺类触杀性杀菌剂,主要干扰细胞核功能,并对细胞膜和细胞壁有影响,改变膜的渗透性,使细胞破裂。对灰霉病、褐斑病、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。纯品是白色结晶固体。对人畜低毒。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、致突变、致病作用,在三代繁殖试验中未见异常。2.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:防治瓜类灰霉病、早疫病,在发病初期,用50%可湿性粉剂300~500倍液喷雾,共喷3~4次,每次间隔7~10天。3.注意事项:如不慎将该药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,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。如误服中毒,应立即催吐,不要食用促进吸收本剂的食物,如脂肪(牛奶、蓖麻油)或酒类等,并且应迅速服用医用活性炭。广东广谱杀菌剂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jxhxp.m.chanpin818.com/bmhxj/qtbmhxj/deta_9203145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